金融危機之前,俄羅斯主要的鋼鐵生產商均將海外市場置于優(yōu)先發(fā)展地位,先后收購了西歐和北美的一些鋼鐵及相關資產,導致其負債額超過300億美元,使許多企業(yè)在危機期間需求大幅減少時瀕臨破產。俄羅斯投資銀行Uralsib的分析師Dmitry Smolin表示,在危機前的2007/2008年,俄羅斯鋼鐵生產商是全球鋼鐵行業(yè)的積極收購者,但大部分收購稀釋了自身的資產,甚至帶來破壞性的影響,導致了很高的杠桿率。受海外市場低迷與國內需求增長推動,俄羅斯鋼鐵生產商目前轉變了發(fā)展戰(zhàn)略———從在國外收購資產轉變到更集中于利用國內低成本的優(yōu)勢來實現產能擴張與垂直整合,并獲得更高的利潤率(與國外市場相比)。該國鋼鐵生產商計劃的在國內新建鋼廠的數量不斷增加反映了這一變化,高通脹與盧布升值是其面臨的主要風險。
主要生產商加大在國內投資力度
如需結構管、流體管、高壓鍋爐管、化肥專用管、合金管、異型管、精密冷拔管、大口徑厚壁管、機械加工用管請致電: 祝大家身體健康
隨著海外市場的低迷及國內需求的增長,俄羅斯鋼鐵生產商在金融危機后逐漸轉戰(zhàn)國內。據新利佩茨克鋼鐵公司(下簡稱俄新鋼)稱,俄羅斯鋼鐵生產和消費的增長可與該國的GDP增長保持同步,在2011年~2015年達到年均4%~5%。該生產商認為,俄羅斯半數的房屋業(yè)已陳舊,許多房子亟須重建或拆毀,俄羅斯的人均居住面積為20平方米~21平方米,處于較低水平,即使與中歐與東歐相比,那里的人均面積也為35平方米。俄羅斯的機械制造行業(yè)也會有訂單,因為有些領域(如農業(yè)和重工業(yè))半數以上的庫存設備已經過時。
現在,謝韋爾集團(Severstal)、耶弗拉茲集團(Evraz)和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鋼鐵公司(下簡稱俄馬鋼)等俄羅斯主要鋼鐵生產商均在國內新建工廠,它們在俄羅斯本土更容易獲得原材料、廉價的能源及勞動力。Smolin表示,俄羅斯鋼鐵生產商的現金成本是世界上最低的,這使包括政治環(huán)境和通貨膨脹在內的風險變得相對不那么重要。俄羅斯為世界第四大鋼鐵生產國,國內有一些盈利能力很好的鋼廠。根據花旗銀行的數據,俄羅斯前四大鋼鐵生產商2010年的息稅攤銷及折舊前利潤(EBITDA)為184美元/噸,是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的7倍多,不過仍低于巴西鋼鐵生產商Usiminas的252美元/噸。
據記者了解,俄羅斯最大的鋼鐵生產商謝韋爾集團今年的資本支出額將達到20億美元,其中的9.4億美元將用于俄羅斯國內的業(yè)務,比2010年增加了73%;計劃投資超過6億美元在薩拉托夫(Saratov)地區(qū)建一座短流程鋼廠,預計2013年完工。俄羅斯第二大鋼鐵生產商耶弗拉茲集團將投資1.58億美元在羅斯托夫(Rostov)地區(qū)建設一座軋鋼廠,年產型鋼45萬噸,螺紋鋼35萬噸,預計2013年上線;還將對鐵軌用鋼生產工廠進行了現代化升級。俄馬鋼(MMK)計劃到2015年擴大年產能由去年的1000萬噸至1800萬噸;在過去10多年里的投資超過80億美元,其中超過50億美元是在過去4年的時間里投資給了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鋼廠(Magnitogorsk),并將在今年夏季將啟動一座汽車用鋼生產廠。 俄新鋼(NLMK)計劃到2014年擴大年產能由2010年的1160萬噸至1750萬噸;2011年的資本支出達到22億美元,比2010年的16億美元增加37.5%,其中的大部分將用于擴大其在利佩茨克(Lipetsk)鋼廠的產能;利佩茨克鋼廠年產能為340萬噸的7號高爐的建設進入最后階段。
與此同時,一些鋼廠也剝離了在俄羅斯境外的資產,更多地投入國內市場。謝韋爾集團已出售了在美國和意大利的虧損的鋼廠,改善了其財務狀況及盈利能力。謝韋爾集團出售了3家美國板材廠及相關資產,使其獲得1.25億美元的現金以及1億美元的抵押票據,并剝離了大量的債務。
高通脹與盧布升值是主要風險
不過,俄羅斯鋼鐵生產商轉戰(zhàn)國內也不是沒有任何風險,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高通脹和盧布升值。俄羅斯聯邦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俄羅斯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比前一個月上升0.5%,同比則上升9.6%。分析師認為,通貨膨脹對俄羅斯企業(yè)是一個普遍的問題,但盧布升值對俄羅斯鋼鐵生產商并不是完全“有害的”,因為目前的商品價格強勁。俄羅斯的綜合鋼廠有著多樣化的銷售格局,并不特別考慮歐元-美元的匯率波動或盧布的走強。隨著盧布升值,俄羅斯國內鋼鐵價格轉換成美元后可能高于全球價格,從而吸引進口。俄新鋼認為,盧布升值是把“雙刃劍”,對于在主要原材料和銷售上實現了地域多樣化,擁有適當外匯預算的公司來說是尚可的。
此外,俄羅斯鋼鐵生產商也加強了產業(yè)鏈垂直整合的力度,通過收購俄羅斯和其他地方的鐵礦和焦煤礦的開發(fā)許可證,來保證原材料的供給。
摩根斯丹利(Morgan Stanley)的分析師認為,未來幾年,越來越多的焦炭、煤炭和鐵礦石的“綠地項目”將被開發(fā),因為鋼鐵生產商擁有大量的資金。該分析師同時稱,在俄羅斯境外擴張的獲利要低于在國內的開發(fā)。
在俄羅斯鋼鐵生產商眾多的海外擴張過程中,它們更為謹慎和有針對性地進入發(fā)達國家市場,在發(fā)展中國尋求具有成本優(yōu)勢的“綠地項目”。如謝韋爾集團收購了位于巴西阿瑪帕州(Amapá)鐵礦石開采項目25%的股權。據該協議,謝韋爾將向巴西SPG 礦業(yè)公司分期支付與業(yè)績相關的4900萬美元,后者持有阿瑪帕州的鐵礦石開采許可。該項目每年可生產1000萬~2000萬噸平均品位為40%~45%的鐵礦石。
新聞鏈接
看好獨聯體需求 安米將對哈薩克斯坦鋼廠投資逾20億美元
本報訊 世界最大的鋼鐵生產商安賽樂米塔爾公司(ArcelorMittal)近日稱,預計其他前蘇聯國家的鋼材需求將保持增長,公司將對在哈薩克斯坦的鋼廠每年投資4億~4.5億美元,并持續(xù)至2015年~2016年,總投資額將超過20億美元。
安賽樂米塔爾公司在哈薩克斯坦中部的鐵米爾套(Temirtau)市擁有一座鋼廠。該鋼廠曾經是前蘇聯最大的鋼廠之一,周圍有豐富的煤炭和鐵礦石資產,粗鋼年產能為600萬噸。
安賽樂米塔爾鐵米爾套鋼鐵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Frank Pannier表示,該鋼廠的計劃是在2015~2016年以前,每年投資4億~4.5億美元。他同時稱,主要因第一季度的需求低迷和6月份運力短缺,今年鐵米爾套鋼廠的粗鋼產量預計將在原計劃400萬噸的基礎上降至約380萬噸。
2010年鐵米爾套鋼廠生產粗鋼330萬噸,超過50%的產量銷往獨聯體市場(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等國家),35%出口至伊朗,其余的出口至更遠的國家,但出口至中國的數量幾乎為零。
Pannier表示,公司主要出口市場的鋼材需求增長相當強勁,銷往獨聯體的產量將逐年增長,預計年增長率為12%~14%。
Pannier表示,其希望市場狀況將轉好,到2015年實現粗鋼產量能達到600萬噸;如果屆時的鋼材需求出現額外的增長,公司就可能決定新建鋼廠,因在哈薩克斯坦能獲得新的原材料供給。
當全球鋼材需求在金融危機期間大幅下滑時,安賽樂米塔爾公司暫停了在哈薩克斯坦新建年產能為400萬噸鋼廠的計劃,如果當時如期進行,那安賽樂米塔爾在哈塞克斯坦鋼廠的總產能將達到1000萬噸。Pannier稱,在公司開始計劃將產能擴大到1000萬噸后的第二周,全球金融危機就爆發(fā)了,安賽樂米塔爾公司有可能將該新項目的建設推遲到2015年以后,并將根據鋼材需求的增長情況而進行調整。
他同時表示,金融危機對美國和歐洲的影響仍然存在,預計到2013~2014年后,歐美的鋼材市場才有可能發(fā)生重大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