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yè)資訊 |
您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yè)資訊 / 溫州民間資本具雙重面具 像 |
溫州民間資本具雙重面具 像 |
雙擊自動滾屏 |
發(fā)布者:www.snzwmn.cn 發(fā)布時間:2010/2/27 閱讀:719次 【字體:大 中 小】 |
溫州商人陽先生2009年下半年投資省外煤礦敗北,不過,目前他在海南樓市忙得不亦樂乎。 有地方官員私下告訴他:“其實,你們溫州人很可愛,即使煤礦被兼并、重組,也不會糾纏得‘魚死網破’,甚至連吵架的工夫都不愿意浪費,就風風火火地趕往下一個‘淘金地’。” 溫州中小企業(yè)發(fā)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說:“確實有一部分資金從煤炭領域轉戰(zhàn)到海南,但具體有多少進入樓市一時難以統(tǒng)計!
溫州“七山二水一分田”,資源要素貧乏。背靠群山,面向大海的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溫州人愿意往外走的精神,他們投資意識比較強,不管從哪個渠道獲得的信息,只要能有收益的可能就大膽地往前走。溫州商人認為風險中暗藏機會,這或許是他們眼下輪番進軍海南島與中東迪拜塔的原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視野房地產開發(fā)公司董事長黃曉峰的女兒在迪拜開了一家房地產中介機構,本來生意紅紅火火,但不想去年11月迪拜危機爆發(fā),這家房地產中介也隨之門可羅雀。 從迪拜回到溫州后,她準備開辦一家婚慶公司。本月中旬,當遇到父親的好友、阿聯(lián)酋溫州商會會長陳志遠時,她和盤托出自己的商業(yè)計劃。陳會長第一句話說:“比較之下,迪拜比家鄉(xiāng)更有機會,建議訂張機票重返‘失地’! 阿聯(lián)酋溫州商會負責人見證了中東轉口貿易中心的快速崛起。他1998年遠渡重洋踏上迪拜土地時,這里經濟不溫不火。但從2002年開始,這座城市第一波搞物流,第二波發(fā)展旅游業(yè),第三波則為金融與房地產業(yè)。前兩波都頗有建樹,第三波雖然引發(fā)了主權債務危機,但也為這座城市留下了“哈利法塔”、棕櫚島等著名建筑。 溫州資本曾在迪拜危機中損失30多億元,但當前卻面臨一個“絕地反擊”的機會。溫州中意鞋服有限公司董事長詹崇樓說,迪拜樓市被套的資金是溫州人在中東從事國際貿易經營中小部分富余資金,沒有“傷筋動骨”。 周德文正在籌劃溫州商人組團考察迪拜事宜,預計虎年春節(jié)后成行。據(jù)介紹,高828米的“哈利法塔”2004年開盤時五六萬元/平方米,到2008年每平方米價格漲到14萬元,最貴的達到20多萬元/平方米。目前價格跌回開盤價。 作為中東璀璨的明珠與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曾被稱為迪拜塔,其房價不可能長期走低,而是像股市一樣有巨大的反彈空間。如今,溫州商人爭先恐后地飛赴阿聯(lián)酋考察。當?shù)販刂萆虝䲡L透露,現(xiàn)在到2月初飛往迪拜的機票一票難求,這些國際航班幾乎成為溫州人的“包機”。 溫州人“敢為天下先”。從20世紀70年代末,溫州“八大王”冒著巨大風險,在流通市場快馬加鞭,到2003年溫州商人冒著伊拉克戰(zhàn)爭的炮火搶占先機,都是很好的例證。 據(jù)說伊拉克戰(zhàn)爭期間,其他國家僑民紛紛撤離,溫州商人卻逆其道而行。當美聯(lián)社發(fā)布戰(zhàn)爭結束消息的第二天,幾十個溫州人一下子從巴格達“地底下”鉆出來,與驚魂未定的伊拉克人洽談被戰(zhàn)爭摧毀的大樓重建、油井恢復生產,以及供應緊缺物資等生意。 “迪拜是世界自由港與投資天堂,全面復蘇勢不可當”。陳志遠會長說,所有國際資本在這里進出沒有什么管制,設立公司非常方便,營業(yè)稅、所得稅幾乎全免,企業(yè)賺到錢后可以自由帶走;迪拜大手筆規(guī)劃、大規(guī)模建設,國際資本云集,蘊藏巨大商機;中東地區(qū)水比石油貴,制造業(yè)不發(fā)達,大量輕工產品依賴進口,“中國制造”商品大有可為。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溫州商人滿口“歐洲”、“美國”等詞語,現(xiàn)在這些詞換成了“中東”與“迪拜”。 像“蝗蟲”一樣撲向房市、煤礦 螞蟻在外面發(fā)現(xiàn)肉骨頭絕對不會一個人獨自去啃,而是跑回家來呼朋喚友,叫大家一起分享盛宴。溫州人發(fā)揮民間小資本、大積累的“螞蟻兵團”效應,在國內外市場攻城掠地。 從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到1999年,溫州民營資本處于原始積累階段。自1999年以后,溫州民間資金開始游離企業(yè)生產經營領域,追逐投資熱點。 2000年前后溫州民間資本開始炒房運動。一批溫州商人在省內溫州、杭州小試牛刀后,便帶5000萬元現(xiàn)金,包了一節(jié)火車車廂奔赴上海,見樓就買,見房就收,3天買下5000多萬元的房產。溫州炒房團頻頻光顧滬上樓市,以致精明的上海人發(fā)出“溫州人像蝗蟲一樣飛來”的驚嘆。 溫州民間資本炒房從此向西逆長江而上,進軍蘇錫常、南京、武漢、重慶、成都,甚至遠到新疆伊犁;南下廈門、廣州、海口、三亞,直至越南;北面轉戰(zhàn)青島、濟南、北京、大連、沈陽、哈爾濱等城市。 短短一兩年內,溫州民間資本在省會、中心城市、二級城市,甚至縣級城市遍地開花,幾乎炒遍了中國樓市。購房團的主力由單一的企業(yè)老板,迅速向工薪階層擴展,民間參與全國范圍內的炒房資金據(jù)說達1000億元以上。 在此期間,溫州民間資本還到新疆炒過棉花、中西部炒過小水電站與油井,但規(guī)模與影響都不及投資煤礦。 民間資本揮師省外煤礦的隊伍主要由溫州市轄的平陽、蒼南等縣商人組成。溫州商人陽先生說,從第一代入主省外煤礦的路線就可以洞察溫州民間資本的動力與出路。 最早進入省外煤礦的是平陽井下施工隊工人。改革開放前,他們手持浙江省級部門直接審批的外出務工證明,進入煤礦打工。每個月工資70多元,年終還有三五百元獎金。這支隊伍每年給平陽縣集體經濟帶來滾滾財源。 本世紀初,中國經濟開始騰飛,能源價格一路飆升,產煤大省欲提高煤炭產量卻苦于資金缺乏,地方政府開始允許民間資本進入煤礦領域承包經營。是時,溫州第一批井巷掘進工人已經完成了原始的資本積累,手頭既有一定技術,又有一些資本,更有人脈資源,便近水樓臺地在煤礦“淘金”。 三五十萬元一座煤礦,自己有錢的話就掏腰包買礦,沒有的話則叫親朋好友入股投資。平陽、蒼南民眾根本不考慮政策風險,只要有礦百分之百地買進。一位第一代礦工2004年50萬元買的煤礦,到2008年煤礦投資高峰期的轉讓價格就是1億元,短短5年增值近200倍,這還不包括挖煤所賺的錢。 煤礦增值速度令溫州民間資本心馳神往。據(jù)浙江銀監(jiān)局調查,平陽縣水頭鎮(zhèn)80%民眾參與省外煤礦投資經營,資金規(guī)模達300億元。他們的資金來源主要是民間借貸,或以個人抵押、個人經營性貸款和部分保證貸款,通過銀行間接融資。在個別產煤大省,60%的中小煤礦,包括地方國有煤礦和鄉(xiāng)鎮(zhèn)煤礦均由浙商經營或承包,煤礦年產量8000萬噸以上,占產煤大省煤炭產量的五分之一。 據(jù)透露,2007年前后為溫州民間資本投資省外煤礦高峰期,有10萬大軍與1000億元資金參與。但在2009年省外兼并、重組中小煤礦時,溫州資本只涉及500億元資金規(guī)模。 投資煤礦的陽先生解釋,第一批投資者在資源緊俏,煤礦轉讓價格瘋漲的高潮激流勇退,猛賺一把后便轉移到其他領域。“目前被套牢的絕大部分是2008年第二波次涌進礦井的溫州民間資本”。 省外煤礦“淘金夢”破裂,海南“國際旅游島”又讓溫州民間資本找著了方向。今年1月4日,國務院正式頒布了《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fā)展的若干意見》,房地產開發(fā)商和民間資金聞風而動,其中更是少不了溫州民間資本的身影。 溫州民間資本的雙重“面具” “2009年溫州民間流動資本規(guī)模達到 7500億元,較10年前的2000億元增加了5000多億元”。這個說法比較接近溫州市政府金融辦關于民間流動性資本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10年增值5000億元。溫州中小企業(yè)發(fā)展促進會負責人剖析成因時表示,溫州人把握了全國產業(yè)投資的趨勢并引領投資風尚。國內媒體幾乎每天都有溫州人或溫州資本動向的新聞。 當?shù)毓俜秸f,溫州民間資本在國內擴張過程中與各地招商引資政策一拍即合,其規(guī)模每年以兩位數(shù)速度擴張。周德文透露,溫州中小企業(yè)發(fā)展促進會每年需要接待1000多批次招商引資人馬。其中遼寧省兩任省長率團赴溫州招商引資時,雙方企業(yè)家的對接活動都是他們促進會承擔。 目前,溫州民間資本在全國各地設立了3.5萬家工廠,在承接產業(yè)轉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勞動就業(yè)率與地方政府稅收等方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因此,溫州人常被各地政府官員稱為“可愛的溫州人”。 但在普通民眾眼里,溫州人又是另外一個形象。浙江德宏企業(yè)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副總尹學德說:“溫州民間資本帶有一定的邪惡性,每隔三五年時間換一個投資領域,過分追求暴利;每到一處風生水起。他們進入北京、上海樓市,房價應聲而起;涉足新疆棉花、延安油田、山西煤礦,市場如大軍壓境。” 對社會上一系列關于溫州人的評說,周德文深有感觸。前段時間,他到江蘇省蘇州市出差。剛上出租車,司機彬彬有禮地問從哪里來。當周先生說是“溫州”時,司機便破口大罵“都是你們溫州人害得我們買不起房子”。 周先生向司機解釋,客觀上不否認溫州有一部分民間資本在炒房,但相當于全國房地產市場幾萬億元的大盤子來說,溫州人充其量起到的只是推波助瀾的作用。造成房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過分追求GDP增長,以及“地王”價格屢創(chuàng)新高。 “省外煤礦兼并、重組,溫州民間資本又背上浪費礦產資源、污染環(huán)境與安全事故頻發(fā)的‘黑鍋’”。溫州中小企業(yè)代言人說:“溫州人開始成為社會仇富與丑化的對象! 原來一項正常的投資行為冠以“炒”字后,就變成不正常的投機行為。前兩年,北京市國企大面積改革,溫州商人北上看看有沒有參與國企改革進程的機會。媒體報道出來的便是“溫州資本炒國企”。代言人一張嘴怎么講得過社會上千百萬張嘴? “資本的天性就是逐利”。浙江銀監(jiān)局溫州監(jiān)管分局負責人說,炒房、炒煤都是一種投資方式,一方面政府要加強管理與引導,另一方面社會需要客觀看待。溫商創(chuàng)業(yè)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溫邦彥則認為,“資本投機能得勢一時,卻成就不了一世”。
|
|
|
|